江苏金土地

行业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我国种业发展快速推进(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
作者:金土地 来源: 发布于:2018/5/17 10:58:23 点击量:

516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我国种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一同出席发布会。

种业发展成就主要体现为“四个显著”

余欣荣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的目标,攻坚克难,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创新,我国种业发展快速推进,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种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在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种上已经全部实现了自主选育,玉米自主品种的面积占比也由85%恢复增长到90%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在蔬菜生产上,自主选育品种的市场份额达到87%以上。近年来海南、甘肃、四川等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巩固发展,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7%,我国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二是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首先是通过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探索形成了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的制度性成果,科研人员创新的劲头空前高涨。其次是瞄准种业科研体制的顽疾,组织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建立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结合的种业协同创新体系,取得了品种创新的突破,收获了制度创新的成果。再有,大力推进种业“放管服”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先后下放和取消了7项许可审批事项,改革品种管理制度,开通品种绿色通道,完善品种审定标准,建立品种登记和经营主体备案制度,全面完成科研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极大地释放了种业发展活力。

三是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随着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前50强的市场份额占到35%以上,比五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批销售额超过10亿、20亿、30亿元的骨干企业,上市企业有60多家,总市值超千亿元。企业研发投入明显增多。前50强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7.5%左右,正在接近国外大公司的研发投入比重。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种子企业每年申请的新品种保护数量比过去五年翻了一番,在申请总量中的比重超过50%

四是种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以全国人大修订《种子法》、国务院出台3个种业工作文件为主要标志,构建了我国现代种业的顶层设计,形成了种业发展的“四梁八柱”。目前,种业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行政管理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有效确立,创造了现代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制售假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大幅减少,“劣种子”问题基本解决,“假种子”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据初步统计,假劣种子案件比2011年减少50%

力争早日建成“南繁硅谷”

一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把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成南繁硅谷。针对媒体关心的我国南繁建设成就的问题,余欣荣表示,我国南繁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南繁科研用地得到保障。划定了南繁育种保护区26.9万亩,核心区5.3万亩,配套服务区745亩,确保南繁科研单位有地可用。二是各级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资金5.9亿元,陆续启动了农田水利、执法监管等项目建设,相继实施制种大县奖励、农民定金补贴等支持政策。今年3月,国家批复南繁生物育种专区项目,计划总投资近3亿元。三是核心区建设有序推进。为保障南繁科研新增用地的需求,规划新建核心区2.5万亩,目前已经签约土地近万亩,完成流转6800多亩。四是南繁管理体系全面构建,逐步形成了涵盖部、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较为完备的南繁管理体系。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海南省、相关部委以及南繁省份,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落实南繁规划委为主线,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基地,将南繁基地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人才聚集的高地、成果转化的高地和服务全国的高地,力争早日建成“南繁硅谷”。

良种联合攻关成绩显著

在回答媒体关于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进展的问题时,余欣荣表示,良种联合攻关始终坚持种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推出一批绿色优质的专用品种,选拔优质抗病虫水稻,节水抗旱抗病的小麦、机收籽粒玉米、优质高产大豆品种144个,授权品种369个。二是创作了一批绿色优异资源,鉴定筛选了一批绿色优异种质、育种新材料1500多份,拓宽了育种的基础,尤其是选拔出小麦抗赤霉病资源,对解决小麦赤霉病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意义重大。三是种业基础理论与育种技术创新取得了新进展,熟化了四大作物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病害分子检测技术,种业理论突破加快推进,品种创新效率提高了1倍。

余欣荣指出,良种联合攻关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绩,主要有四条经验,一是坚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二是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三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四是坚持全产业链一体化创新。下一步,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不断深化和拓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

体制改革激发种业科技创新活力

针对媒体关心的种业领域科技体制改革,余欣荣介绍,2014年开始启动并逐步扩大的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明显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高了,在思想认识上由“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创新成果产出更快了,四年来,122家试点单位确权的种业成果达到5000多件,比试点前增加了50%以上,其中植物新品种权800多件,是试点前的1.2倍。

二是科研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国家种业成果公开交易平台完成各类交易200多项,交易额约3.3亿元。截至目前,试点单位成果交易已近1400件、交易额达10亿元,分别是试点前的1.6倍和1.8倍。

三是科企人才和技术合作明显增强。据初步统计,试点单位到企业兼职的科研人员达到700多人,辞职到种子企业的有30多人,一大批科研人员成为企业的科研领军人才。

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

针对记者提出的关于如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种子企业、建设现代种业的问题,张延秋表示,目前我国种子企业已经成为了市场主体,净资产1亿元以上的种子企业比5年前翻了1倍。种子企业人才实力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但是,全球种业格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到来,国际种业巨头纷纷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距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张延秋认为,面向未来,对建设种业强国充满信心。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二是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进优势科研资源与企业研发体系有机结合,就可以迅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种业的跨越式发展;三是随着近几年我国种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种业强国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

将完成约10万份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任务

在回答记者关于我国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问题时,张延秋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种质资源长期库1座、复份库1座、中期库10座、种质圃43个、原生境保护点199;长期保存物种2114个、种质资源49.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张延秋表示,农业农村部从2015年开始启动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查清了资源家底信息,摸清了资源分布与消长变化,挽救了大量古老地方品种和濒危资源,发掘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珍稀特色资源,强化了保护资源的社会意识。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做好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总体目标是完成2228个县、大约10万份资源的收集保存任务。

今年种植结构调整呈“调优调绿调顺”

在回答记者关于今年种植结构调整亮点的问题时,曾衍德介绍,今年种植结构调整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种植结构继续调优。今年种植意向呈现结构调优的态势,水稻、玉米面积调减,库存压力减小。预计今年水稻面积4.4亿亩,比上年减少1000多万亩;继续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大豆、杂粮杂豆等面积扩大,有效供给增加;绿色优质产品面积扩大,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强筋弱筋小麦、优质稻谷、“双低”油菜、高蛋白大豆、高产高糖甘蔗等面积增加。

二是生产方式持续调绿。持续推进投入品减量,今年选择150个果菜茶生产大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还选择150个县开展全程病虫绿色防控试点;持续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选择325个重点县开展整建制推进,集成推广绿色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效能提升的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在两年试点基础上,今年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规模,面积达到3000万亩,比上年增加1800万亩。

三是产业结构持续调顺。农牧紧密结合,在推进生猪布局调整中,东北地区扩大养殖规模,实现玉米就地过腹转化,同时通过实施“粮改饲”等项目,推动以养定种、以种促养;加工业快速发展,结合缓解玉米库存压力,加大对加工业扶持力度。据监测,东北四省()玉米加工能力已占全国的50%以上;新业态加快形成,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一批有区域特色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应运而生,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

(文章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分享到:

上一篇:制约我国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

下一篇:中国种业靠什么实现“中国碗装中国粮 中国粮用中国种”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下载
Copyright © 2011 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41100号-1